雖然睡眠不足、淋成落湯雞而且沒有報酬,倫敦奧運的志工卻以樂觀態度服務大眾,他們協助引導數千名觀眾的工作獲得各界肯定。
大多數志工都向原來的工作告假,再自費到數百公里外的倫敦協助奧運期間龐大的後勤事務。
有些人平常就固定當志工,常挪出時間參與社區活動,其他人則想參加他們視為具歷史意義、一生一次的重大活動。也有一些人說主要的動機是希望讓履歷更好看以及交朋友。
志工們往往輪值辛苦的時段,偶爾能享受免費看比賽的待遇,不過大會並不保證。
不管來當志工的原因為何,他們在維安士兵與警衛身旁為賽事服務都贏得好風評。
27歲的觀眾布朗絲康(Heather Brownscombe)表示:「他們態度很正面也很幫忙,你隨時都看得到他們。如果有問題,不到10公尺內一定有人能問。」
奧運主辦單位對志工也是讚不絕口。
2012倫敦奧運執行長戴頓(Paul Deighton)在賽事第9天說:「看來我們優秀的志工對每個他們碰到的人都有很好的影響力。我們十分以他們為榮。」
全英國各地場館共有7萬名左右的志工,有些遠從加拿大和南非而來,他們的服務包羅萬象,從觀眾引導、翻譯到醫療支援。
志工2年前開始申請,需要經過面試,詢問服務經驗並評估人格特質和能力。